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元崇 瞿文君
獅吼苗疆山河顫,心潮涌動萬千峰。
2月1日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(zhèn)德夯苗寨細雨蒙蒙,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,一支支、一對對色彩斑斕、威風凜凜的“雄獅”,跟著鼓點或閃或撲,或趴或躍;忽而揚蹄嘶吼,忽而齜牙瞪眼,驚險迭出、妙趣橫生,十里八鄉(xiāng)的苗族群眾早早趕來,不時爆出掌聲。
來自湘、黔、渝、鄂四省市邊區(qū)的178支舞獅隊一展風采,上演的迎獅、盤獅、考獅、搶獅、獅子登高等傳統(tǒng)節(jié)目精彩紛呈。
“獅子,你從哪里來?”一名黛勾(苗語:小伙子)一手把獅子的胡須抓住,將獅頭高高提起,大聲問道。
舞獅人回答:“我始祖從東岳泰山來!”一問一答鋪展開來。
“你來,做什么?”
“我來湘西送吉祥!”
……
舞獅人字字句句答得吉祥如意,黛勾喜上眉梢,高興地說:“瑪汝!瑪汝!”(苗語:好樣的,好樣的)。
緊隨其后的“笑瞇羅漢”,搖扇嬉鬧,緊張的空氣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。
樂隊敲打著鑼鈸鼓,吹奏著歡慶的嗩吶樂曲,配合獅子的撲、騰、翻、跳、滾、擦癢等動作,節(jié)拍緊湊,歡快明朗。
來自不同鄉(xiāng)鎮(zhèn)的舞獅隊的閃亮出場和即興表演,為“百獅會”現(xiàn)場營造出祥和、歡快、喜慶的熱鬧氛圍。
吉首獅子造型別具一格,多用山竹剖成的中、小型篾片或篾絲,扎成雄獅頭框架,用五色紙糊貼,套接獅身,即可起舞。威武雄壯、精神抖擻,像淳樸硬扎的苗族人。
吉首主獅擺好各種陣勢迎接客獅,客獅鬧陣破陣。長蛇陣、火龍陣、烏龍陣、龍門陣……一陣接一陣,必須連續(xù)破十八陣,才能與主獅大鬧會場,比試風采。
萬眾矚目下,己略鄉(xiāng)云華村代表隊率先登場,一名手持繡球的引獅人、一位手拿搖扇的“笑瞇羅漢”、一頭通身金黃的雄獅來到坪場中央。引獅人擺弄各種姿勢逗引獅子,雄獅緊跟繡球起舞,搖頭扭身,大嘴一張一合,憨態(tài)可掬,眼睛一眨一眨,靈動乖巧,“笑瞇羅漢”則在獅子身側搖扇嬉鬧。
苗族百獅會不僅有男子舞獅隊,還有女子舞獅隊。緊接著上場的就是由女子組成的矮寨鎮(zhèn)大興社區(qū)代表隊。跟隨引獅人的逗引和歡快的鼓點節(jié)奏,雄獅步履輕盈、快速變換腳步,忽而揚蹄嘶吼,忽而齜牙瞪眼,抖毛、轉身、跳躍等精彩動作令觀眾大飽眼福。
湖南唱罷,貴州登場。
“你們要盡量把身子壓低,讓獅子顯得警醒而靈巧?!辟F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舞獅代表隊教練給即將登臺的“獅子”傳授真經。
該縣代表隊此次“抱團來湘西”,100余名親友,其間就包括了數十名參賽者,年紀最大的近60歲,最小的18歲。他們表示,切磋了技藝,不虛此行。“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文化,喜愛‘百獅會’,也期待湘西這項傳統(tǒng)文化持續(xù)交流和傳承下去。” 重慶市、湖北省代表隊帶來的獅子搖頭晃腦,隨之舞動,觀眾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,將濃濃的新春氛圍拉滿。除了獅子,人群中,“黛丫”(苗語:姑娘)佩戴銀飾,楚楚動人,牽惹黛勾羨慕而又熾熱的目光。
責編:陳方
一審:陳方
二審:湯世明
三審:王超
來源:華聲在線